腱鞘炎可能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免疫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过度劳损长期重复性动作会导致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多见于手工劳动者、运动员或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手指、腕部等部位容易出现屈肌腱鞘炎,表现为晨起僵硬和弹响指。减少重复动作、佩戴护具有助于缓解症状。
2、外伤直接暴力或扭伤可能造成腱鞘急性损伤,常见于手腕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外伤会导致局部出血和炎性渗出,形成腱鞘粘连。急性期需制动冷敷,慢性期可采用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3、感染细菌通过伤口侵入引发化脓性腱鞘炎,多见于手指屈肌腱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伴随红肿热痛等典型感染症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4、风湿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导致腱鞘滑膜增生,好发于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伴有对称性关节肿胀。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可控制病情,生物制剂对顽固性病例有效。
5、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腱鞘狭窄或骨赘增生会造成机械性卡压,常见于拇指腕掌关节。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能出现锁定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腱鞘切开术。超声检查可明确腱鞘增厚程度。
腱鞘炎患者应避免诱发动作,工作时定时休息并做伸展运动。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选择低糖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手部感染风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