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心包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心包穿刺引流、抗炎药物等方式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包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小儿感染性心包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有关。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每日50-100mg/kg,静脉注射、阿莫西林每日20-40mg/kg,口服、万古霉素每日40mg/kg,静脉注射。症状包括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小儿感染性心包炎的重要病因,可能与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有关。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阿昔洛韦每日20mg/kg,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每日5mg/kg,静脉注射。症状表现为低热、乏力、心包摩擦音等。
3、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相对少见,可能与念珠菌、曲霉菌等有关。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每日6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每日0.5-1mg/kg,静脉注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重下降、心包积液等。
4、心包穿刺引流:当心包积液量较大,压迫心脏影响功能时,需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手术方式包括经皮心包穿刺术、心包开窗术。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
5、抗炎药物:对于炎症反应较重的患儿,可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每日10mg/kg,口服、泼尼松每日1-2mg/kg,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小儿感染性心包炎的护理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