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囊肿通常由前庭大腺导管阻塞、毛囊感染、皮脂腺分泌物潴留、手术或创伤后瘢痕形成、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前庭大腺阻塞:
前庭大腺位于阴道口两侧,负责分泌润滑液。当导管因炎症或机械性压迫发生阻塞时,分泌物无法排出而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局部红肿疼痛,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腺体造口术。
2、毛囊感染:
外阴部毛囊被细菌感染后可能形成脓性囊肿,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初期表现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有波动感的脓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是关键,已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3、皮脂腺潴留:
外阴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时,若腺管开口被角质堵塞,皮脂积聚可形成表皮样囊肿。囊肿内容物呈豆腐渣样,易继发感染。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增大明显或感染时需手术切除。
4、创伤后囊肿:
外阴部位手术、分娩撕裂或外伤后,局部淋巴管或腺体损伤可能导致渗出液积聚,形成创伤性囊肿。这类囊肿壁较厚,可能包含陈旧血性液体。预防重点在于规范处理创面,已形成囊肿需完整切除。
5、先天发育异常:
胚胎期泌尿生殖窦残留组织可能在中肾管或副中肾管退化不全处形成囊肿,如加特纳管囊肿。这类囊肿多位于阴道前庭侧壁,生长缓慢。无症状者无需处理,较大囊肿可行剥离术。
日常应注意外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出现外阴肿块持续增大、疼痛加剧、表面破溃或伴随发热时,需及时就诊妇科。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特别是既往有外阴手术史或反复炎症发作的人群。饮食上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有助于增强皮肤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