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急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发热、红肿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寒战、乏力等。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手术清创或支持疗法。
1、局部疼痛
急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剧烈疼痛,通常集中在感染部位,如长骨的干骺端。疼痛可能持续加重,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炎症导致骨内压力增加,刺激神经末梢。早期发现疼痛并及时就医,有助于避免病情恶化。
2、发热
发热是急性骨髓炎的典型全身症状,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甚至伴随寒战。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炎症正在扩散。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尽快就医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3、红肿和活动受限
感染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形成脓肿。由于炎症和疼痛,患者的活动能力会受到限制,尤其是下肢感染时,行走困难。红肿和活动受限是病情进展的信号,需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4、全身症状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提示感染可能已扩散至全身,需立即就医。急性骨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骨坏死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急性骨髓炎的首选治疗是静脉注射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和万古霉素。抗生素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疗程通常为4-6周。
2、手术清创
对于脓肿形成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清创。手术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减少感染源。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
3、支持疗法
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负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折。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建议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以增强免疫力。
急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出现局部疼痛、发热、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和支持疗法,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