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一岁半小孩手足口病是否严重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程度,轻症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重症需及时就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轻症患儿可通过居家护理缓解症状,重症则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1、手足口病的病因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尤其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密集场所易传播。一岁半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感染。卫生条件差、接触感染者或污染物品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手足口病的症状
轻症患儿通常表现为低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轻微咳嗽等症状。重症患儿则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或肺水肿,需立即就医。
3、手足口病的治疗
轻症患儿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控制发热;口腔疱疹可用含漱液或喷雾缓解疼痛。
- 饮食调理: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避免刺激性食物。
- 居家护理: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需住院治疗,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 抗病毒治疗: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 对症治疗:如出现脑炎症状,需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心肌炎患者需使用营养心肌药物。
- 支持治疗:如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预防手足口病
- 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
- 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
-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户外活动。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轻症患儿通过居家护理可自愈,重症患儿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保持卫生和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