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肺积液通常由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及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肺积液的常见病因,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至肺泡和肺间质。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联合血管扩张药物改善心功能。
2、肺部感染:
肺炎或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炎性渗出,导致胸腔积液。患者多伴有发热、咳嗽和胸痛症状。治疗需明确病原体后选用敏感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大量积液时需行胸腔穿刺引流。
3、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或慢性肝病造成的血浆白蛋白降低,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肺组织。常见于长期卧床或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治疗需补充优质蛋白,严重者可输注人血白蛋白,同时处理原发肝脏疾病。
4、恶性肿瘤:
肺癌或转移性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导致血性或浆液性胸腔积液。患者往往有消瘦、咯血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放化疗,反复积液可考虑胸膜固定术,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5、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水钠潴留和尿毒症性肺水肿,同时可能合并心功能不全加重积液。患者多存在贫血和浮肿。治疗需限制水分摄入,加强透析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老年肺积液患者日常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注意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出现呼吸急促加重或血氧下降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应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