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患者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为主,推荐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主要有瘦肉、深色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坚果种子五类。
1、瘦肉:
优质动物蛋白如鸡肉、鱼肉、瘦牛肉可促进组织修复,血红蛋白合成需充足蛋白质支持。烹饪时避免油炸,采用清蒸或水煮方式减少油脂摄入。合并高血压者需控制每日肉类摄入量在100-150克。
2、深色蔬菜:
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含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质,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但抗凝治疗患者需保持每日摄入量稳定。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急火快炒,保留更多水溶性维生素。
3、全谷物:
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提供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并预防便秘。颅内压增高患者需确保粗粮占比不超过主食总量的1/3,避免过量纤维影响矿物质吸收。
4、低脂乳制品:
脱脂牛奶、无糖酸奶含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功能。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舒化奶,每日建议摄入300-500毫升,分次饮用避免腹胀。
5、坚果种子:
核桃、亚麻籽富含ω-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保护神经细胞膜作用。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优先选择原味未加工产品,咀嚼困难者可研磨成粉加入粥品。
恢复期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避免颅内压波动。饮食温度以常温为宜,过热过冷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合并吞咽障碍时应调整食物质地,选择糊状或泥状食物。限制腌制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营养摄入不足时可考虑添加医学营养补充剂。适当配合上肢功能锻炼促进自主进食能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