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日记、尿液分析、超声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等方式诊断。尿动力学检查能评估膀胱功能,膀胱日记记录排尿习惯,尿液分析排除感染,超声检查观察膀胱结构,膀胱镜检查直接查看膀胱内部。
1、尿动力学检查: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和尿流率,评估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检查时需插入导管,注入液体模拟膀胱充盈,记录压力变化。这项检查能明确膀胱是否存在过度活动或排尿功能障碍。
2、膀胱日记:患者需连续记录3-7天的排尿次数、尿量、尿急程度及漏尿情况。记录内容包括每次排尿的时间、尿量、是否伴随尿急或漏尿等。医生通过分析日记,了解患者的排尿模式,判断是否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特征。
3、尿液分析:通过采集尿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血尿或其他异常。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培养及尿沉渣镜检。若发现感染或炎症,需进一步治疗,排除继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
4、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膀胱的形态、壁厚及残余尿量。检查时需患者憋尿,测量膀胱容量,排尿后再次测量残余尿量。超声检查能排除膀胱出口梗阻、肿瘤或其他结构异常导致的排尿问题。
5、膀胱镜检查:通过插入膀胱镜,直接观察膀胱内壁是否存在炎症、结石或肿瘤等病变。检查时需局部麻醉,将膀胱镜经尿道插入膀胱。这项检查适用于怀疑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帮助明确病因。
日常护理中,患者可通过定时排尿、膀胱训练及盆底肌锻炼改善症状。饮食上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减少膀胱刺激。运动方面,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