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脚后跟骨刺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足跟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行走时疼痛加剧。骨刺的形成与足底筋膜炎、长期过度使用足部、体重过重等因素有关。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1、脚后跟骨刺的症状
脚后跟骨刺的主要症状是足跟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行走时疼痛明显。疼痛通常集中在足跟底部,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或压痛。部分患者还会感到足底有异物感,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2、脚后跟骨刺的成因
脚后跟骨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足部结构异常,容易发生骨刺。
- 环境因素: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尤其是高跟鞋或硬底鞋,会增加足部压力,导致骨刺形成。
- 生理因素:体重过重、足底筋膜炎、足部过度使用(如长时间站立或跑步)都会增加足跟负担,诱发骨刺。
- 外伤:足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局部炎症,进而形成骨刺。
- 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也可能引发骨刺。
3、脚后跟骨刺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也能减轻症状。
- 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冲击波治疗、热敷或冷敷等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骨刺。
- 生活方式调整:选择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担;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运动,增强足部柔韧性。
脚后跟骨刺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