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皮肤瘙痒症与人工荨麻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前者表现为皮肤持续或反复的瘙痒感,后者则是皮肤受到轻微摩擦或划痕后出现红肿、风团的现象。两者可能与过敏、免疫系统异常、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皮肤护理。
1、皮肤瘙痒症的原因与治疗
皮肤瘙痒症的原因多样,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或心理压力有关。皮肤干燥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频繁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时。过敏反应则可能由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引发。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肝病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这与体内代谢异常有关。心理压力过大时,神经系统可能过度敏感,导致瘙痒感加重。
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外用类固醇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可减轻炎症和瘙痒;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的产品)可修复皮肤屏障。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选择温和的沐浴露;保持皮肤湿润,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 饮食调理: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减少辛辣食物和酒精摄入,以免加重瘙痒。
2、人工荨麻疹的原因与治疗
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是一种物理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受到轻微摩擦或划痕后出现红肿、风团。其病因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过敏体质或皮肤敏感性增加有关。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肥大细胞过度释放组胺,引发皮肤反应。过敏体质者更容易对物理刺激产生反应。
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是首选药物,可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短期使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
- 皮肤护理:避免过度摩擦或抓挠皮肤;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饮食与运动:避免食用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过度摩擦。
皮肤瘙痒症与人工荨麻疹虽然症状不同,但都与皮肤屏障功能、免疫系统状态密切相关。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皮肤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或过敏原,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