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老不好可能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耐药、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疾病、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若病情反复或迁延不愈,需结合具体原因针对性处理。
1、治疗不彻底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导致病原体未被完全清除。细菌性肺炎需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过早停药可能使残留病原体繁殖,引发病情反复。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规定疗程。
2、病原体耐药长期滥用抗生素或频繁更换药物可能导致病原体耐药。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上升,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等情况。此时需通过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等,必要时联合用药。
3、免疫力低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群体免疫功能较弱,肺部清除病原体能力下降。此类患者易出现肺炎反复,需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辅助治疗。
4、合并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基础病会影响肺炎康复。例如COPD患者气道分泌物滞留易继发感染,需同时控制原发病。建议定期复查肺功能,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改善通气。
5、护理不当康复期受凉、劳累或吸烟饮酒可能加重病情。肺炎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避免剧烈运动。合并发热时应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就医。
肺炎患者应保证充足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热量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痰中带血或再次发热,须及时复查胸部CT。合并慢病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肺功能等指标,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