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和生物制剂。
1、保湿护理: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保湿是基础治疗。建议选择不含香精、酒精的医用保湿剂,如含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乳膏。每日涂抹2-3次,沐浴后3分钟内使用效果最佳。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水温控制在32-37℃。
2、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膏是急性期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皮损程度选择弱效氢化可的松、中效曲安奈德或强效氯倍他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和长期维持治疗。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不良反应监测。
3、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症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甲氨蝶呤用于中重度患者。新型靶向药物如JAK抑制剂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通过调节免疫通路发挥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和UVA1适用于成人顽固性皮损。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初始剂量根据最小红斑量确定,每周2-3次,疗程3-6个月。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等副作用,需配合保湿护理。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
5、生物制剂:
度普利尤单抗可特异性阻断IL-4和IL-13信号通路,适用于中重度成人患者。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常见不良反应为结膜炎和注射部位反应。治疗前需筛查结核、肝炎等感染性疾病。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安全性更高。
特应性皮炎患者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羊毛等刺激性材质。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使用防螨床品。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如鸡蛋、牛奶、坚果等。适度游泳等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及时冲洗并保湿。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实现,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建立长期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