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鼻涕常见于细菌性感冒或鼻窦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有关。主要诱因有免疫力下降、鼻腔结构异常、合并细菌感染、慢性鼻炎急性发作、环境刺激等。
1、免疫力下降过度疲劳或营养缺乏会导致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使定植菌群过度繁殖。此时需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可食用猕猴桃、牡蛎等食物增强免疫。
2、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会阻碍分泌物排出,继发细菌感染。伴随持续性鼻塞和头痛症状,可通过鼻内镜明确诊断,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等手术治疗。
3、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性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会使鼻涕变黄稠。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同时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4、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物,发作期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配合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
5、环境刺激长期处于干燥或多粉尘环境会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建议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外出佩戴口罩,每日用温毛巾热敷鼻部促进血液循环。
出现黄鼻涕伴发热头痛超过3天,或出现面部压痛、视力变化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饮用金银花露等清热饮品,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保持饮食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鼻腔通气功能。鼻腔干燥者可使用深海盐水喷雾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