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和脑梗塞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但发病机制与病因存在本质差异。脑栓塞由外部栓子阻塞脑血管引起,脑梗塞则因脑部血管本身病变导致局部供血中断。
1、病因差异:
脑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病,或颈动脉斑块脱落。脑梗塞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玻璃样变等血管自身病变引发,高血压、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
2、发病特点:
脑栓塞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内达高峰,多伴有意识障碍。脑梗塞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常见于晨起时发现肢体偏瘫。
3、病变范围:
脑栓塞多累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较大且边界清晰。脑梗塞病灶大小不一,腔隙性梗塞多见于基底节区,呈多发性小病灶。
4、影像学表现:
脑栓塞CT早期可见血管高密度影,MRI显示楔形梗死灶。脑梗塞CT初期可能阴性,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区,MRI弥散加权成像能更早检出病灶。
5、治疗侧重:
脑栓塞需紧急溶栓并处理原发病,如抗凝治疗房颤。脑梗塞侧重改善脑循环,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
预防两类疾病均需控制三高、戒烟限酒,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摄入,减少盐分与饱和脂肪酸。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出现突发性头痛、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时立即就医,争取4.5小时黄金救治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