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为60-100次/分钟,可通过测量桡动脉或颈动脉搏动来评估。脉搏异常可能与生理状态、药物作用或疾病相关,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生理因素影响脉搏频率。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食后,脉搏会暂时性加快;睡眠或静息状态下,脉搏则相对缓慢。孕妇由于血容量增加,脉搏通常比常人略快。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脉搏可能稍有减慢,但仍应在正常范围内。
2、药物作用可改变脉搏节律。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可能使脉搏减慢;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则可能加快心率。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定期监测脉搏,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病理状态导致脉搏异常。心动过速>100次/分常见于发热、贫血、甲亢等疾病;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