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乏力等症状。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疾病、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等症状。
1、多饮多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排尿量明显增加,进而引发口渴感。患者可能出现每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夜尿频繁等现象。这种情况与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有关,建议通过血糖监测和调整饮水习惯进行管理。
2、多食消瘦尽管进食量增加,但患者体重可能持续下降。这与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餐前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需警惕胰岛功能异常。
3、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变形、飞蚊症等。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4、皮肤病变高血糖环境易引发皮肤感染,常见表现为顽固性瘙痒、反复疖肿或真菌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胫前色素沉着斑或糖尿病性大疱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酮康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物。
5、神经症状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引起便秘腹泻交替、体位性低血压等。这类症状与山梨醇代谢异常和微血管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计划,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燕麦、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空腹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足部检查每日1次,发现破溃及时处理。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酮症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