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烧伴随喉咙疱疹需及时就医,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病毒治疗、口腔护理、补液支持、对症用药等方式干预。喉咙疱疹多由肠道病毒或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
1、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防止寒战加重发热。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每4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需警惕热性惊厥。
2、抗病毒治疗确诊疱疹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肠道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无须特殊抗病毒治疗。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手足臀部皮疹,警惕手足口病进展。
3、口腔护理疱疹破溃后可用康复新液含漱或局部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咽痛促进黏膜修复。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口腔,喂养后饮用少量温水冲洗残留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疼痛。
4、补液支持发热期间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增加哺乳频次,拒食患儿可尝试冰凉流质如米汤、稀释果汁。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需静脉补液。
5、对症用药高热持续不退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两种药物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咽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止痛。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患病期间保持室内通风,患儿餐具玩具每日消毒。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藕粉、蒸蛋,避免坚硬食物摩擦疱疹。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及肢体活动,出现嗜睡、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需立即急诊。恢复期可能出现指甲脱落或皮肤脱屑,属病毒感染后常见现象,无须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