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者的粪便,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污染。预防甲型肝炎的关键在于注重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和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1、传染源
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成为主要的传染源。感染者在潜伏期和发病初期粪便中的病毒含量最高,传染性最强。即使症状消失后,病毒仍可能通过粪便排出数周。
2、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这是甲型肝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病毒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手进入人体。例如,食用被污染的海鲜、蔬菜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 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共用生活用品或未彻底清洁双手后接触口鼻,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 食物水源污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病毒可能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尤其是在集体用餐或公共水源使用的情况下。
3、预防措施
- 注重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
- 接种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旅行者、食品从业者等。
- 饮食安全: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尤其是海鲜和未洗净的蔬菜;饮用煮沸的水或经过消毒的水。
4、治疗方法
甲型肝炎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康复。治疗以支持性护理为主:
- 药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维生素B族等,帮助缓解症状。
- 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蛋、鱼肉和豆制品,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休息与监测:保证充足休息,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过度劳累。
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从源头控制传播途径,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同时通过疫苗接种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感染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是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