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引起,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破损等因素导致,通常表现为外阴水疱、疼痛、溃疡、排尿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增强免疫力、避免传染、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
1、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生殖器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感染者即使无症状也可能排毒。发病期需禁止性接触,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2、间接接触传播共用毛巾、浴具等可能造成传染,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患者内衣需单独清洗消毒,避免接触疱液。复发期间建议使用一次性坐便垫,公共浴室尽量选择淋浴。局部症状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3、母婴传播孕妇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妊娠晚期复发需进行剖宫产,孕早期感染需评估胎儿风险。新生儿感染表现为皮肤疱疹、角膜炎甚至脑炎,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
4、免疫力低下熬夜、压力大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时易复发。规律作息、补充维生素有助于减少发作,严重免疫抑制患者需长期服用伐昔洛韦片进行抑制治疗。合并HIV感染时需优先控制艾滋病病毒载量。
5、皮肤黏膜破损外阴摩擦、剃毛等造成的微小创口会增加感染风险。发作期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溃疡面可用生理盐水湿敷促进愈合。
生殖器疱疹患者应保持规律生活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赖氨酸的豆制品、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复发期间可冷敷缓解疼痛,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所有性伴侣都应接受检测,使用避孕套不能完全阻断传播。定期复查病毒载量,出现频繁复发或耐药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