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检查梅毒是为了排除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表现。荨麻疹可能与梅毒二期疹、过敏反应、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梅毒疹与荨麻疹在形态上可能相似,但病因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梅毒二期疹常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红斑或丘疹,易与急性荨麻疹混淆。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引发皮肤血管炎反应,呈现风团样皮损。此类患者通常伴有梅毒其他特征,如硬下疳史、淋巴结肿大或黏膜损害。通过梅毒血清学试验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误抗梅毒治疗。
典型荨麻疹多由组胺释放导致,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冷热刺激。皮损呈鲜红色风团,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过敏相关荨麻疹通常不伴随梅毒特异性症状,如手掌足底铜红色斑疹或扁平湿疣。血清IgE检测和过敏原筛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皮肤科接诊荨麻疹患者时,需详细询问冶游史和高危行为史。对于病程超过6周、常规抗组胺治疗无效或合并全身症状者,推荐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明确病因后,梅毒患者需接受青霉素规范治疗,而普通荨麻疹则以抗组胺药控制症状为主。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记录饮食和接触史有助于识别过敏原,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梅毒筛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对特殊人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