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的症状主要有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胆总管结石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1、腹痛腹痛是胆总管结石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胀痛或绞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与结石阻塞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腹部压痛或反跳痛。治疗需禁食并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解痉镇痛药物,严重者需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2、黄疸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及陶土样大便,因结石梗阻导致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与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轻者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重者需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
3、发热发热多提示合并胆道感染,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伴寒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血培养可能检出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同时进行胆汁细菌培养指导用药。若形成肝脓肿需穿刺引流。
4、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因胆道压力增高反射性引起,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需暂时禁食并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呕吐剧烈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5、皮肤瘙痒皮肤瘙痒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有关,夜间加重,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口服考来烯胺散结合胆酸。根本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必要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胆总管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诱发因素。建议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持续腹痛或高热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按医嘱进行胆道冲洗,预防结石复发。长期带管者需注意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