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确诊需依赖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这两项检查对明确病原体、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至关重要,主要作用包括鉴别病原体类型、判断炎症程度、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评估预后。
1、鉴别病原体:
脑脊液检查可直接获取病原学证据,通过细菌培养、涂片染色或分子检测技术如PCR明确具体致病菌。不同细菌引起的脑膜炎治疗方案差异显著,例如肺炎链球菌需选用头孢曲松,而李斯特菌则需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精准识别病原体可避免经验性用药的盲目性。
2、评估炎症程度:
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能客观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状态。典型细菌性脑膜炎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1000/mm³、蛋白质增高>100mg/dL及葡萄糖降低80U/L或CRP>100mg/L提示预后不良,这类患者更易遗留听力丧失、认知障碍等后遗症,需加强康复干预。
腰椎穿刺后建议平卧6小时预防低颅压头痛,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应保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瘦肉,促进神经修复。体温正常后可从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短距离行走,但三个月内禁止潜水、蹦极等可能引起颅压波动的活动。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听力、认知功能及脑电图,儿童患者还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