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室间隔缺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是修复缺损、恢复心脏功能的有效方法。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缺损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1、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传统方法,适用于缺损较大或位置复杂的患者。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开胸或微创方式直接修补缺损。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 开胸修补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入心脏,直接缝合或使用补片修补缺损。
- 微创手术:通过较小的切口或胸腔镜技术进行修补,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 机器人辅助手术: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操作,适合特定类型的缺损。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方法,适用于缺损较小且位置合适的患者。通过导管技术,医生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进行封闭。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
- 经导管封堵术:通过股静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
- 球囊扩张术:用于合并肺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改善血流。
- 混合手术:结合外科手术和介入技术,适用于复杂病例。
3、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
- 药物管理: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凝药、抗生素等,预防感染和血栓。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能得到显著改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建议患者及家属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