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长期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纤维化和心脏功能减退的一种慢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肌细胞在长期缺血状态下逐渐发生坏死和纤维化,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随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除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他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也可引发缺血性心肌病。微血管功能障碍会使心肌细胞无法获得充足氧供,即使大冠状动脉通畅也可能发病。某些炎症性疾病可能损伤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影响心肌血液供应。
缺血性心肌病需与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上需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心肌供血,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