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脂肪肝的症状可能包括乏力、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脂肪肝的成因与饮食、代谢、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医学干预。
1、乏力
脂肪肝患者常感到疲劳,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能量代谢。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脂肪堆积会降低其工作效率,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改善乏力症状,需从饮食和运动入手。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
2、右上腹不适
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这与肝脏肿大或炎症有关。脂肪堆积导致肝脏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发不适感。缓解不适,需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同时可尝试热敷或按摩腹部。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3、食欲减退
脂肪肝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肝脏参与胆汁分泌,脂肪堆积会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食欲,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4、黄疸与腹水
严重脂肪肝可能引发黄疸和腹水,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皮肤和眼睛发黄;腹水则是腹腔内液体积聚,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或手术治疗如腹腔穿刺引流。
脂肪肝的治疗需综合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措施。饮食上,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的摄入,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药物治疗可选用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或护肝药如水飞蓟素。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