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骨软骨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交锁及肌肉萎缩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轻微不适逐渐进展为持续性功能障碍。
1、关节疼痛:
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关节隐痛,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多位于受损关节特定区域,膝关节常见于股骨内侧髁,肘关节多见于肱骨小头。疼痛程度与软骨剥脱范围相关,负重或剧烈运动后加重。
2、关节肿胀:
由于滑膜炎症反应和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轮廓模糊,触诊有波动感。肿胀程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急性期可能伴局部皮温升高。长期肿胀可刺激滑膜增生,形成继发性滑膜炎。
3、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度逐渐下降,表现为屈伸困难或旋转障碍。膝关节可能出现伸直受限,肘关节常见旋前旋后功能减退。受限程度与游离体形成、软骨缺损面积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硬。
4、关节交锁:
剥脱的软骨或骨碎片形成游离体,卡压关节间隙时导致突发性活动中断。患者常描述为"关节卡住感",需手动调整体位才能解锁。反复交锁可能加速关节面磨损。
5、肌肉萎缩:
长期疼痛性制动引发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股四头肌萎缩在膝关节病变中尤为明显。肌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关节稳定性,形成疼痛-制动-萎缩的恶性循环。
建议患者避免跑跳等高冲击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负荷活动维持关节功能。日常可进行直腿抬高、静蹲等肌力训练,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频繁交锁,需及时进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