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漏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使尿道支撑力下降,出现漏尿现象。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进行盆底肌训练,每天坚持3组,每组15次,逐渐增加强度。
2、尿道括约肌异常: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可能与手术损伤、外伤或神经损伤有关,导致尿液控制能力下降。轻症可通过行为训练改善,如定时排尿、膀胱训练等;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如尿道中段悬吊术。
3、膀胱过度活动: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膀胱肌肉敏感性增加有关,表现为尿急、尿频和漏尿。药物治疗可选用索利那新片5mg每日一次或托特罗定缓释片4mg每日一次,配合膀胱训练。
4、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膀胱控制功能,导致漏尿。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可使用抗胆碱药物如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或进行神经调节治疗。
5、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膀胱刺激症状,引发漏尿。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疗程7天,同时多饮水,避免憋尿。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预防便秘;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尿动力学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