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与烫伤虽然都属于热力损伤,但两者在致伤原因和损伤机制上存在差异。烧伤通常由火焰、高温固体、电流或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导致,而烫伤多因高温液体、蒸汽等热源引起。两者在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预后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具体损伤程度需结合热源类型、接触时间和皮肤受损深度综合评估。
烧伤的损伤范围往往更集中,可能伴随组织炭化或深层坏死,常见于火灾、工业事故等场景。高温固体接触导致的烧伤创面边界清晰,而化学烧伤可能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电流烧伤存在入口和出口伤,内部组织损伤可能比表面更严重。这类损伤容易合并吸入性损伤或全身中毒反应,需紧急医疗干预。
烫伤多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或表皮脱落,常见于日常生活中接触沸水、热油或蒸汽。儿童烫伤多发生在四肢和躯干前侧,老年人则常见于下肢。相比烧伤,烫伤通常损伤较表浅,但大面积烫伤仍可能导致体液丢失和感染风险。特殊情况下如高压蒸汽烫伤可能造成深层组织损伤,其严重性不亚于火焰烧伤。
无论是烧伤还是烫伤,现场都应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或涂抹牙膏等偏方。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发生在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的损伤,以及所有深度损伤都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需保持创面清洁,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阳光直射新生皮肤。定期随访可预防瘢痕增生和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