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主要有乳房胀痛、红肿发热、硬块形成、乳头皲裂、发热寒战等。哺乳期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乳房胀痛乳房胀痛是哺乳期乳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持续性胀痛,哺乳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乳汁淤积是常见诱因,哺乳不充分或衔乳姿势错误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堵塞。轻度胀痛可通过热敷、调整哺乳频率缓解,若伴随红肿需就医排除感染。
2、红肿发热乳房皮肤发红、局部温度升高提示炎症进展,常见于细菌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皮肤呈片状红斑,触摸有灼热感。此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配合冷敷减轻炎症反应。避免挤压红肿部位以防感染扩散。
3、硬块形成乳腺组织内出现质地较硬的肿块,多因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汁滞留形成。肿块直径多在2-3厘米,边界不清且按压疼痛明显。哺乳前热敷配合轻柔按摩有助于疏通导管,若48小时未消退需超声检查排除乳腺脓肿。
4、乳头皲裂乳头表面出现裂口或溃疡,常因婴儿衔乳不当造成皮肤破损。皲裂处可能渗出淡黄色液体,哺乳时疼痛剧烈。建议哺乳后涂抹羊毛脂乳头修护霜保护创面,严重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纠正婴儿含接姿势可减少摩擦损伤。
5、发热寒战体温超过38.5℃伴畏寒提示全身性感染,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细菌毒素入血可能引发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通常需静脉注射青霉素钠等抗生素。发热期间应暂停哺乳,定时排空乳汁维持泌乳功能。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须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避免发展为乳腺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