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和瘙痒,皮炎则包括多种类型,如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通常表现为红斑、脱屑和瘙痒。两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差异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或感染。皮炎病因更为复杂,接触性皮炎多由外界刺激物或过敏原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特应性皮炎则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关。
2、症状表现荨麻疹典型症状为突发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伴有剧烈瘙痒,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皮炎表现为持续性红斑、丘疹、脱屑,慢性期可能出现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瘙痒程度因类型而异。
3、病程特点荨麻疹多为急性病程,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皮炎通常呈慢性经过,特应性皮炎患者常有婴儿期至成年期的长期病程,接触性皮炎在去除诱因后可较快缓解。
4、治疗方法荨麻疹以抗组胺药物为主,严重时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皮炎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接触性皮炎需避免接触诱因并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特应性皮炎需长期保湿配合免疫调节剂治疗。
5、并发症风险荨麻疹严重时可引发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皮炎可能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特应性疾病。
日常护理中,荨麻疹患者需记录并避免可疑过敏原,皮炎患者应注重皮肤保湿修复。两者均需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饮食方面,荨麻疹患者需警惕高组胺食物,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需限制牛奶、鸡蛋等常见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