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肺炎是肺部实质性感染,多由细菌、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普通感冒则主要累及上呼吸道,通常由鼻病毒等引发。两者在发热程度、咳嗽特点、病程长短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病原体差异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病原体,部分病例可能由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导致。普通感冒约半数以上由鼻病毒感染引起,其他如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致病,细菌感染占比相对较低。
2、症状表现肺炎患者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常超过38.5℃,伴有深部咳嗽并产生黄绿色脓痰,部分病例存在胸痛、呼吸急促等表现。普通感冒通常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多为干咳且程度较轻。
3、体征区别肺炎体格检查可闻及肺部湿啰音,严重者出现叩诊浊音、语颤增强等肺实变体征,血氧饱和度可能下降。普通感冒一般无异常肺部体征,部分患者可见咽部充血,但呼吸功能多保持正常。
4、辅助检查肺炎患者胸部X线或CT可见肺叶或肺段浸润影,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显著增高。普通感冒影像学检查无肺炎性改变,实验室检查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
5、病程进展肺炎未经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脓胸、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病程常持续2-3周。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症状多在7-10天内逐渐缓解,极少引起严重系统损害。
对于持续高热超过3天、咳嗽伴脓痰、呼吸频率增快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手卫生与呼吸道礼仪,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接种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恢复期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与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