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康状况可通过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头晕、疲劳、咳嗽、食欲减退、心律失常等九大信号初步判断。这些表现可能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心悸心悸指自觉心跳异常,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生理性心悸常见于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病理性心悸需警惕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可帮助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2、胸痛心源性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或紧缩感,可能放射至左肩臂。典型心绞痛常在活动后发作,休息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需立即就医。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以及血运重建手术。
3、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左心衰竭导致肺淤血时会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右心衰竭多伴颈静脉怒张。脑钠肽检测和心脏超声有助于诊断,常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治疗。
4、下肢水肿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多从足踝开始向上发展。长期卧床者需注意骶尾部水肿。需与肾病、肝病性水肿鉴别,心脏超声可评估心功能。治疗以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为主,严重者需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5、头晕心源性头晕多与脑供血不足相关,严重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会导致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也可能引发头晕,需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快速型心律失常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
6、疲劳不明原因持续疲劳可能是心功能减退的表现,尤其伴随活动耐量下降时需警惕。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导致疲劳,需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功能状态,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预后。
7、咳嗽心源性咳嗽多为干咳,夜间平卧时加重,与肺淤血刺激支气管黏膜有关。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能引起咳嗽。需通过胸片鉴别肺部疾病,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左心房增大等心衰征象。治疗以改善心功能为主,必要时更换降压药物种类。
8、食欲减退右心衰竭导致胃肠道淤血会引起腹胀、食欲下降,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长期肝淤血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需监测肝功能指标,限制钠盐摄入减轻水钠潴留。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钾镁等微量元素。
9、心律失常自觉心跳漏拍或忽快忽慢需警惕心律失常。房颤患者易发生脑卒中,应进行CHA2DS2-VASc评分评估抗凝必要性。动态心电图可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心室率和射频消融手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能需要植入式除颤器。
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冠心病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突然增加或夜间不能平卧,应立即就诊心内科。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