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否治愈需结合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肺部听诊无啰音、胸部X线或CT显示炎症吸收、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降至正常范围。
1、症状消失肺炎治愈的首要表现是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患者应无发热超过72小时,咳嗽咳痰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胸痛、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完全消退。婴幼儿需观察精神状态恢复、进食量增加、呼吸频率正常。老年人需特别注意活动耐力是否回到病前水平。
2、体征转阴医生听诊时双肺应无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叩诊无浊音。重症患者需观察口唇发绀消失、血氧饱和度持续稳定在95%以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需确认无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3、影像学改善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浸润影完全吸收是重要客观标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少许纤维条索影。CT检查更敏感,可发现微小病灶吸收情况。对于重症肺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连续两次影像学检查证实病灶稳定吸收。
4、检验指标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痰培养转阴对细菌性肺炎有确诊价值。支原体肺炎需血清抗体滴度下降,病毒性肺炎需核酸检测转阴。
5、功能恢复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换气功能恢复正常,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达到预期值。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确认无气流受限加重。儿童需评估运动耐量恢复至同龄人水平,老年人需确认日常生活能力不受限。
肺炎治愈后仍需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建议逐步恢复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肺功能。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再感染。出现反复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