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患者的肺部病变主要是肺组织纤维化、尘肺结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胸膜增厚。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无机矿物性粉尘导致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与粉尘沉积、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有关。
1、肺组织纤维化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煤尘等无机颗粒会刺激肺泡和间质,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形成弥漫性肺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临床常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吡非尼酮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纤维化病变通常不可逆,早期防护和脱离粉尘环境至关重要。
2、尘肺结节粉尘颗粒在肺内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局灶性肉芽肿,逐渐发展为边界清晰的圆形结节,常见于矽肺和煤工尘肺。X线检查可见直径1-5毫米的类圆形阴影。结节可能钙化或融合成大块纤维化,影响肺功能。诊断需结合职业史和影像学特征,必要时需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鉴别。
3、肺气肿粉尘引起的慢性炎症会破坏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结构,导致肺泡腔扩大形成肺气肿。患者常有活动后气促、桶状胸等表现。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治疗可选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药物,同时需戒烟和避免呼吸道感染。
4、慢性支气管炎粉尘长期刺激气道黏膜可引起黏液分泌增多、纤毛功能受损,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冬季加重。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日常需加强呼吸道湿润,避免冷空气和烟雾刺激。
5、胸膜增厚部分尘肺患者会出现胸膜斑或弥漫性胸膜增厚,这与粉尘经淋巴管扩散至胸膜有关。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限制肺扩张。CT检查可见胸膜不规则增厚或钙化。若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病变进展。
尘肺患者应严格避免继续接触粉尘环境,定期进行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检查。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氧运动等肺康复锻炼,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加重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