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缺乏维生素K。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而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完善,自身合成维生素K能力有限,可能增加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风险。
婴儿出生时体内维生素K储备较少,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约为1-5微克/升,难以满足婴儿每日5-10微克的需求量。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对维生素K的储存能力有限。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需在出生后逐渐定植,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建立稳定菌群。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纯母乳喂养婴儿在出生后前3个月内存在维生素K缺乏风险。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可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见于出生后24小时内,与母亲孕期维生素K摄入不足有关。经典型发生在出生后1-7天,表现为脐带残端渗血、皮肤瘀斑等。晚发型多发生在出生后2-12周,纯母乳喂养且未补充维生素K的婴儿风险较高,可能表现为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症状。
建议所有新生儿出生时接受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纯母乳喂养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K补充剂。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摄入。若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出血倾向,应立即就医评估维生素K水平。定期儿童保健检查时可咨询医生关于维生素K补充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