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通常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各期表现不同。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充血水肿期充血水肿期是大叶性肺炎的初始阶段,通常持续1-2天。此期肺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出现浆液性渗出物。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咳嗽初为干咳,随后可能出现少量黏液痰。胸部听诊可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病变肺叶呈淡薄均匀阴影。此期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
2、红色肝样变期红色肝样变期通常出现在发病后2-3天,持续约2天。此期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红细胞渗出物,使肺组织实变,外观呈暗红色。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加剧并咳出铁锈色痰,呼吸急促。体格检查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X线检查显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此期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可配合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溶液,必要时给予氧疗。
3、灰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多发生在发病后4-6天,持续2-3天。此期肺泡腔内红细胞溶解,被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取代,肺组织呈灰白色。患者体温可能开始下降,但咳嗽、咳痰症状持续,痰液转为黏液脓性。肺部体征与红色肝样变期相似,但程度可能减轻。X线表现仍为大片致密阴影。治疗上除继续抗感染外,可考虑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
4、溶解消散期溶解消散期通常出现在发病后7-10天,持续数天至2周。此期肺泡腔内渗出物被酶解液化,经淋巴管吸收或咳出,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痰量减少且变稀薄。肺部体征逐渐消失,听诊可闻及湿啰音。X线检查显示阴影逐渐变淡、范围缩小。此期治疗以促进炎症吸收为主,可配合物理治疗如超短波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
大叶性肺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以稀释痰液。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等应及时就医。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避免受凉、接种肺炎疫苗等。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不可自行停药,以防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