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不建议喝牛奶。牛奶可能加重腹泻症状,主要原因包括乳糖不耐受、肠道炎症反应、蛋白质消化负担及继发感染风险。
1、乳糖不耐受腹泻时肠道乳糖酶活性降低,未分解的乳糖会加重渗透性腹泻。建议家长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酸奶替代,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2、肠道炎症急性胃肠炎期间肠黏膜受损,牛奶蛋白可能刺激炎症反应。家长需暂停普通奶粉喂养,改用米汤等低渗流食,必要时配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锌制剂治疗。
3、消化负担牛奶中的酪蛋白需要较强消化能力,腹泻时胃肠功能减弱易导致腹胀。可尝试稀释后的舒化奶,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胃蛋白酶合剂改善消化。
4、感染风险细菌性腹泻饮用牛奶可能成为培养基,家长需注意奶制品储存卫生。病毒性腹泻可选用氨基酸配方粉,联合蒙脱石散、赖氨葡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
恢复期应从少量低浓度奶制品开始尝试,优先选择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同时保证电解质水和清淡饮食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