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后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消毒处理、避免刺激、药物辅助等方式处理。打耳洞后出血通常由局部创伤、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凝血异常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按压出血部位5-10分钟,避免反复触碰。生理性出血多因毛细血管破裂,无须特殊治疗。
2、消毒处理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保持创面干燥。继发感染可能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
3、避免刺激两周内避免沾水、拉扯耳饰。过敏反应常伴瘙痒皮疹,需更换钛合金材质耳钉,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
4、药物辅助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排查血液疾病。维生素K1、氨甲环酸、云南白药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恢复期避免辛辣饮食,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若持续渗血超过24小时或出现化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