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一般应吃低脂肪食物,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并缓解症状。胆囊炎可能与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低脂肪饮食低脂肪饮食可减少胆汁分泌需求,降低胆囊收缩频率,从而缓解炎症。建议选择脱脂牛奶、清蒸鱼、水煮蔬菜等食物,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每日脂肪总量控制在20克以内。
2、高蛋白食物适量优质蛋白有助于组织修复,可选择鸡胸肉、豆腐、蛋清等低脂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1.2克,但需注意避免同时摄入过多脂肪。水煮、清炖等烹饪方式更适合胆囊炎患者。
3、高纤维食物膳食纤维可结合胆汁酸促进排泄,改善胆汁代谢。推荐燕麦、糙米、苹果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每日摄入25-30克。但急性发作期需暂时减少粗纤维摄入,以免加重腹胀症状。
4、少食多餐将每日饮食分为5-6餐,每餐少量进食可避免胆囊过度收缩。餐间可适量饮用薄荷茶、陈皮茶等利胆饮品。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睡前3小时不建议进食。
5、营养补充必要时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软胶囊等。中重度脂肪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脂肪消化。长期严格低脂饮食者应注意监测营养状况。
胆囊炎患者除饮食控制外,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及时就医,慢性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胆汁排出。戒酒、控制体重对预防复发尤为重要,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日常饮食记录有助于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