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渠道包括污染的食物、水源、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污染物。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排泄物等。
1、粪-口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感染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痢疾杆菌,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食物或环境,其他人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接触污染物后未彻底洗手,就可能感染痢疾杆菌。例如,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饮用未经消毒的水,都可能成为传播渠道。
2、食物传播
食物是细菌性痢疾的重要传播媒介。痢疾杆菌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常见的传播场景包括:食用未煮熟的海鲜、肉类,或食用被苍蝇、蟑螂等害虫污染的食物。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未注意手部卫生,也可能导致食物污染。
3、水源传播
水源污染是细菌性痢疾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痢疾杆菌可以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水源传播,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饮用未经消毒的水、用污染的水清洗食物或餐具,都可能引发感染。游泳池、河流等水体如果被污染,也可能成为传播渠道。
4、接触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污染物也可能导致细菌性痢疾的传播。例如,照顾痢疾患者时未做好防护措施,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床单等物品后未彻底洗手,都可能感染痢疾杆菌。儿童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由于卫生意识较弱,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渠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确保饮用水安全。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如厕后。对于感染者,应及时隔离并妥善处理其排泄物,避免污染环境。通过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