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妊娠可能增加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胎盘功能减退等风险,对母婴健康均有潜在危害。过期妊娠通常指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仍未分娩,需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并及时干预。
1. 胎儿窘迫胎盘功能随孕周增加逐渐衰退,可能导致胎儿供氧不足。过期妊娠时胎盘老化概率升高,胎儿可能出现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等症状。临床常用胎心监护、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评估胎儿状态,必要时需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地诺前列酮栓引产。
2. 羊水过少妊娠40周后羊水量每周减少约30%,过期妊娠时羊水指数可能低于5厘米。羊水过少易导致脐带受压、胎儿畸形,可能伴随胎动时腹痛。可通过羊膜腔灌注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3. 巨大儿风险持续生长的胎儿可能体重超过4000克,增加肩难产、产道损伤概率。超声检查显示胎儿腹围增长明显,可能需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抑制宫缩,或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4. 母体并发症产程延长可能引发继发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过期妊娠产妇感染风险升高。可能出现发热、恶露异常等症状,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
5. 新生儿并发症过期产儿易发生胎粪吸入综合征、低血糖,皮肤常呈脱皮状。需立即清理呼吸道并监测血糖,严重者需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观察。
建议妊娠41周起每周进行2次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每日记录胎动变化。可适当散步或刺激乳头诱发宫缩,但禁止自行服用催产药物。若出现阴道流液、腹痛加剧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就医。产后关注新生儿喂养情况及产妇子宫复旧状态,必要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和盆底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