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痒、刺激性咳嗽等症状,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咽炎通常由反复感染、过敏原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咽部异物感儿童常描述咽喉有黏着感或堵塞感,可能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导致。这种情况与长期张口呼吸或鼻窦炎分泌物倒流有关。家长需避免让孩子接触二手烟,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咽炎片或银黄含片缓解症状。
2、持续性干痒咽部黏膜干燥引发的瘙痒感易诱发清嗓动作,常见于过敏体质儿童。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会加重症状。建议家长定期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3、阵发性咳嗽晨起或夜间加重的刺激性咳嗽,多为咽部神经敏感性增高所致。胃酸反流刺激咽喉是重要诱因,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睡前两小时进食。临床可能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控制症状。
4、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血管扩张呈现暗红色,伴随淋巴滤泡增生形成颗粒状隆起。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配合复方硼砂含漱液局部消炎。
5、声音嘶哑声带边缘因长期炎症出现水肿时,会导致发声疲劳和音色改变。需限制儿童大声喊叫,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减轻声带水肿,严重者需进行嗓音训练治疗。
日常护理中应保证每日1500毫升饮水,避免辛辣、过冷过热食物。鼓励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预防胃酸反流。建议每半年进行耳鼻喉科复查,持续症状超过两个月需完善喉镜和过敏原检测。冬季外出可佩戴保暖口罩,减少冷空气对咽部黏膜的直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