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疾病发展可能由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1、传播途径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不洁医疗器械等,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概率较低但仍需警惕。
2、疾病进程急性感染后约半数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癌。
3、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非特异性表现,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等严重症状。
4、诊断治疗通过血清学检测可确诊,目前主要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索磷布韦、达拉他韦和格卡瑞韦等。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肝功能,日常生活中避免饮酒和损伤肝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