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在生活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重复行为、过度检查、囤积物品、强迫思维等,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行为异常、中期功能受损、晚期社会适应障碍。
1、重复行为反复洗手、计数或确认门窗是否关闭等行为,患者明知无必要但无法控制,可能因焦虑情绪或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引起,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舍曲林、氟西汀等药物改善。
2、过度检查对已完成事项反复核查,如多次确认电器开关状态,常与不安全感相关,严重时需联合暴露反应预防疗法与氟伏沙明等药物干预。
3、囤积物品收集无用物品并拒绝丢弃,多与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有关,伴随决策困难症状,需进行行为矫正训练,必要时使用氯米帕明辅助治疗。
4、强迫思维持续出现闯入性想法如怕脏、怕伤害他人等,通常与血清素系统紊乱相关,需采用正念疗法配合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当强迫行为每日耗时超过1小时或影响正常生活时,建议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