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空洞是肺结核进展期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的薄壁或厚壁透亮区,常伴随咳嗽、咯血等症状。
1、薄壁空洞早期空洞壁厚约1-3毫米,边缘较规则,多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局部肺组织液化坏死形成,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进行抗结核治疗。
2、厚壁空洞进展期空洞壁厚超过3毫米,内壁凹凸不平,常见于耐药结核或合并感染,可能伴随持续发热,需采用乙胺丁醇联合莫西沙星等二线药物强化治疗。
3、多发性空洞两肺多发透亮区提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灶常呈"蜂窝样"改变,需警惕大咯血风险,治疗需加用链霉素等注射类药物。
4、纤维硬结灶陈旧性空洞周围可见纤维条索影,为愈合期特征,但仍可能残留休眠菌,需完成至少6个月规范抗结核疗程,定期复查胸部CT。
肺结核空洞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咯血,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并隔离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