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虫药建议在春秋季节或发现寄生虫感染症状时服用,具体时间需根据虫卵检测结果、药物种类、儿童年龄体重、既往驱虫史等因素综合判断。
1、春秋季节寄生虫活跃期(3-4月及9-10月)驱虫效果较好,家长需注意避免在儿童发热或腹泻期间用药。
2、确诊感染发现肛门瘙痒、磨牙、消瘦等寄生虫感染症状时,家长需先进行粪便虫卵检测确认,常见治疗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
3、年龄体重2岁以上儿童方可常规驱虫,家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早产儿或营养不良儿童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4、预防性用药高发地区可每半年预防性用药1次,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避免重复给药,常用预防药物有阿苯达唑混悬液、宝塔糖等。
服药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影响药效,用药后2周需复查粪便确认驱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