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地域差异,东亚、东欧及南美地区较高,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吸烟酗酒、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1、地域差异:东亚地区发病率居全球首位,可能与饮食中腌制食品摄入过多有关,韩国、日本等国家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超过每10万人40例。
2、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明确致癌因素,感染者胃癌发生概率较常人高3-6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I类致癌物。
3、饮食影响:长期高盐饮食可损伤胃黏膜屏障,每日盐摄入量超过10克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2倍以上,烟熏及加工肉类同样具有显著相关性。
4、预后情况: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但晚期病例骤降至20%以下,我国患者确诊时中晚期比例超过80%,导致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30%。
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日常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出现持续上腹隐痛、消瘦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