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紊乱可能引起月经周期异常、经量改变、非经期出血、痛经加重等症状,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1、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超过7天,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度节食等生理因素有关,建议调整作息并监测基础体温;若伴随痤疮或脱发,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
2、经量改变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常见于贫血或子宫肌瘤,缺铁性贫血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肌瘤患者可使用米非司酮片;经量持续减少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左甲状腺素钠片可用于甲减治疗。
3、非经期出血两次月经间出现点滴出血,可能因排卵期出血或黄体功能不足,短期观察无须干预;反复出血需排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后可能需用地屈孕酮片调节周期。
4、痛经加重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需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可抑制病灶进展;突发剧烈腹痛可能提示卵巢囊肿破裂,需急诊处理。
保持规律运动习惯,适量补充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含铁食物,月经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变化,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