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术创口感染可通过局部消毒处理、抗生素治疗、创面护理、导管评估等方式干预。感染通常由操作污染、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导管相关血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每日消毒感染创面,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轻微红肿时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扩散。
2、抗生素治疗中重度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或万古霉素等药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常伴发热、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3、创面护理渗液较多时需增加敷料更换频率,采用银离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促进愈合。避免抓挠或压迫感染部位。
4、导管评估持续感染或出现导管相关血栓时需拔除PICC导管。可能与导管移位、纤维蛋白鞘形成有关,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红肿疼痛。
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避免淋浴浸湿敷料,出现寒战或高热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