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置的食用油是否可以食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未开封且储存得当的食用油在保质期内一般可以食用,开封后超过3-6个月或出现异味、浑浊时则不建议继续使用。
未开封的食用油在阴凉避光环境下保存时,通常可维持较长的稳定性。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的保质期多为18个月,橄榄油可达24个月。这类油脂若包装完好且未超过保质期,其酸价和过氧化值通常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储存期间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防止油脂氧化加速。低温环境下油脂可能出现白色絮状物,此为正常物理现象,回温后即可恢复澄清。
开封后的食用油与空气接触会加速氧化进程,建议在3-6个月内用完。油脂酸败时会产生哈喇味,颜色变深且黏稠度增加,加热时烟点降低并出现大量泡沫。长期摄入酸败油脂可能引发胃肠不适,其产生的自由基还可能损伤细胞。动物油脂如猪油因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室温下保存期通常不超过2个月,需冷藏延长保质期。使用油壶分装时应选择深色玻璃容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密封。
日常储存食用油建议选择小容量包装,开封后标注日期。不同油品交替使用可均衡营养摄入,避免长期单一品种。发现油脂性状异常时应停止食用,高温煎炸后的余油不宜反复使用超过3次。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注意油脂新鲜度,优先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茶籽油、橄榄油等,并严格控制摄入总量。